改變的中繼站

近期也看了《非常律師禹英禑》嗎?
 
這部韓國電視劇開播隨即引起社會大眾廣泛討論,編劇巧妙的安排了海豚與鯨魚作為陪伴自閉症女主角成長過程中心靈支柱般的存在,每集會帶入一種鯨豚作為當集劇情核心的隱喻。輕鬆詼諧中又發人深省的劇情成功引起韓國以及海外觀眾的熱烈迴響,也連帶喚起大眾對鯨豚議題的重視,讓韓國政府宣布預計將全國水族館圈養的 21 條鯨豚以『最適切安全的方式』送回大海。
 
水族館中長年圈養的鯨豚會養成在水缸內繞圈圈洄游模式,在釋放回大海重獲自由之前,需要在中繼站海域調整回原本的習性。台灣過往曾經發生過讓人遺憾的失敗野放案例。
 
2013年在動保團體的抗議下屏東海生館同意釋放圈養八年的鯨鯊,功課不足加上過程倉促草率,貿然被野放的鯨鯊繞圈洄游的習慣行為太過深化,三度野放仍游回岸邊擱淺,最終殞命無緣回歸大海。而此次鯨鯊的犧牲也讓台灣各界開始研討鯨豚野放模式。
 
改變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腦袋已經認定某個習慣為生存之道時。調整的過程中會不斷收到來自意識的反抗,甚至身體不自覺重複過往的行為模式。『遇到不如意狀況時慣性對周遭遷怒』、『焦慮不安時在腦中虛構未知假設』、『犯錯羞愧時試圖尋找更多藉口辯駁』,每次情緒退潮後感到筋疲力盡對一切生厭,努力想調整卻又在下次情緒漲潮時重蹈覆轍在習慣中洄游。
 
我們只能不斷地提醒、不斷地讓自己有意識的認知到自己正在調整的過程中,直到有一天肌肉記憶更新不再需要任何提醒。
 
『一念之間天堂地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許多字句都是在陳述關於意識切換帶來的轉變,身為人類的劣勢與優勢是我們有思考的能力,我們可以遵循定見在習慣中輪迴,也可以選擇放下進入一個新的開端。再次重返自由之前,給自己一個身心上的中繼站,『每天都是一種練習,用今天換走過去』。
 
 
筆者最近在嘗試的改變是調整走路姿勢。從小個性膽小怕生的關係,走路時常常會不自覺盯著眼前的地板,頸部跟脊椎往下彎曲導致駝背,上半身骨骼不正連帶的影響到內臟跟骨盆還有全身肌肉的協調性,長年下來逐漸累積出一些慢性疾病。
 
改變舊有習慣有時比養成新的習慣更難,難處在於腦袋會無意識複製過往範本,常常走一走不知不覺又回歸原本的姿勢,有幾度甚至覺得自己像是邯鄲,忘記原來的走法卻也尚未習得新的步伐。
 
偶而會開玩笑說人類明明有長眼,但為何總是要撞到牆才懂得要轉彎,物理上我們當然懂得看到障礙物要避開,但人生路上大多時候高牆已在眼前我們卻沒想過要改變心的方向。大部分的人總是被迫改變而不是主動改變。或許我們可以向昆蟲和甲殼類學習,褪去舊有的自我不是喪失自我,而是迎向更美好的姿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